液晶顯示屏的工作原理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3-01-04 11:12
- 訪問量:
【摘要】:液晶顯示屏的工作原理
液晶顯示屏是由液晶制成的顯示器。液晶(LC)是一種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有機化合物。加熱時會變成透明的液體,冷卻時會變成渾濁的固體。在電場的作用下
液晶顯示屏的工作原理
【概要描述】液晶顯示屏的工作原理
液晶顯示屏是由液晶制成的顯示器。液晶(LC)是一種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有機化合物。加熱時會變成透明的液體,冷卻時會變成渾濁的固體。在電場的作用下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3-01-04 11:12
- 訪問量:0
液晶顯示屏的工作原理
液晶顯示屏是由液晶制成的顯示器。液晶(LC)是一種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有機化合物。加熱時會變成透明的液體,冷卻時會變成渾濁的固體。在電場的作用下,液晶分子的排列會發生變化,這會影響通過液晶的入射光束的強度。光強度的變化將通過偏振器的作用進一步顯示光和暗的變化。因此,可以通過控制液晶的電場來實現明暗的變化,從而達到信息顯示的目的。因此,液晶材料的作用類似于小型“光閥”。因為液晶顯示屏液晶材料周圍有控制電路和驅動電路。當液晶顯示器中的電極產生電場時,液晶分子會扭曲,因此穿過它的光會有規律地折射(液晶材料的旋轉),然后被第2層偏振片過濾并顯示在屏幕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LCD材料不發光,因此LCD通常需要為顯示面板配置額外的光源。主光源系統稱為“背光模塊”。
就彩液晶顯示屏而言,還需要有專門用于處理彩色顯示的濾色器層,即所謂的“濾色器”,也稱為“濾色”。在彩色LCD面板中,每個像素通常由三個液晶單元組成,每個液晶單元前面都有一個紅、綠或藍(RGB)三色濾色器。這樣,液晶顯示屏來自不同細胞的光可以在屏幕上顯示不同的顏色。人類視覺器官(眼睛)對動態圖像有一種所謂的感知“視覺殘留”現象,即高速運動的圖片會在人腦中形成短暫的印象。早期的動畫、電影和新的游戲程序中都應用了“視覺殘留”的原則,使一系列漸變的圖像可以快速、連續地顯示在人們面前,形成一個動態的圖像。當多幅圖像的速度超過24幀/秒時,人們的眼睛會感覺到連續的圖像。響應時間是LCD的一個特殊指標。LCD的響應時間是指顯示器的每個像素對輸入信號的響應速度,即LCD從“暗到亮”或從“亮到暗”的響應時間。值越小越好。響應時間足夠快,以確保畫面的連續性。如果響應時間太長,LCD在顯示動態圖像時可能會有拖尾陰影的感覺。LCD的響應時間一般為2-5ms。兩個偏振玻璃通過的偏振方向不同。對于正常的黑屏,當電源關閉時,背光發出與偏振玻璃II極性相同的偏振光。由于此時沒有電,液晶粒子對這束光的偏振沒有影響,因此這束光不能通過偏振玻璃I,用戶看不到任何東西。通電后,液晶會逐漸將偏振光的極性改變為與玻璃I相同的極性,這樣用戶就可以通過玻璃看到光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液晶顯示屏的特點是什么?
2023-01-10液晶顯示屏的工作原理
2023-01-04? COPYRIGHT 2021 深圳市天正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0226748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深圳